幾乎所有的選廠,指標和產能都有提升、成本皆有下降的空間,不少選廠提升和下降的空間很大,如果你接手并全面管理一個選廠后,有沒有辦法快速提升選廠的生產指標,比如一兩個月內,使選礦回收率至少提升0.5%以上,產能產量至少提升5%以上,噸礦單耗至少降到95%以下,甚至更高。
回答是肯定的!俗話說:“打蛇打七寸”,區區五個字,道出了管理的關鍵和精髓:目標管理是管理的基礎。打蛇是目標,發現目標,跟蹤目標,實現目標是目的;打七寸是關鍵是重點,所謂穩、準、快、好者是也,即能一招制勝。選礦生產管理工作的“七寸”是什么?一定是管理中的關鍵和重點環節,而選別工作的重點和關鍵到底是什么?
即使是長期的從業人員,乍一聽,也可能茫然無從回答。如果從目標管理學的角度分析,你就會豁然開朗,選礦的目標就是通過運用管理方法和選別技術,以一種比較安全環保、經濟高效的方式,盡可能多的把有用礦物和脈石分離,同時得到市場需要的礦產品。
即然要把有用礦物和脈石分開,首先要對有用礦物進行單體解離,而解離工作是通過選礦工藝流程和選礦設備實現的,單體解離的安全經濟性要管控,單體解離的結果要保證。其次要把充分單體解離的礦石,送到適宜的作業環境下,由專職人員和性能良好的專業設備,以安全環保、經濟高效的方式方法完成選別作業。所以說,開展選礦工作之前,明確并牢記工作目標,緊緊圍繞目標開展工作,仍然是最重要和不可或缺的。
圍繞目標開展的所有工作,總有輕重緩急,總有先后秩序,凡事能抓住重點和關鍵,凡事能舍本求末,凡事有先后有序,必能提綱挈領,使工作局面得以快速打開、工作得以高效開展、問題和困難得以及時解決和克服。
然而任何工作開展,都離不開人、機、料、法、環,工業時代和未來信息時代的特點,是人借助機器工具、數字信息網絡技術、自動化智能化控制技術,采用適當的方法,把原材料送入到適宜的環境下,生產出各種目標產品,礦物的生產加工亦不過如此。
作為從事選礦生產經營的管理人員,找到適合的人員并管理好他們是第一要素(管理好人是一切工作的基礎,即人員組織的好,工作計劃的好,過程控制領導的好);其次是選擇并使用好設備,使其始終保持良好的狀態和性能,是第二要素(工欲制其事必先利其器,選礦設備可以說選礦的鍋和灶,管理不好,可以說巧婦也難為無鍋無灶之炊)。而身為選礦技術的專業人員,如果暫時撇開人機因素不論,剩下的“法、料、環”中,哪些工作又是重點關注和優先解決的呢:
目標導向,永遠可以為工作指明方向。選礦的目標既然已經了然于胸,誰來選也已經明確了(人和設備)。下來是不是該解決怎么選別的問題了,而解決這個問題的最快最有效的途徑,就是第一時間拿到相關有代表性的選礦試驗研究報告,并認真細致的研讀,目的是掌握礦石的性質(料:物理性質,化學性質,礦物組成情況,有用礦物嵌布粒度及共生關系,脈石及雜質情況,真密度情況,難磨難選程度,以及國內同類礦石的選別情況等),掌握所選礦石經過選礦系統性試驗研究確定的設備工藝流程(法),入選的濃細度要求、溫度及酸堿度要求、選別藥劑的添加要求(環)等,以及報告內容和實際生產情況之間的差別情況;同時為更好更方便的指導生產,要及時的做出報告的簡明摘要文本。必要時,可重新取代表性的礦樣,盡快重新安排做選礦系統性研究試驗。
而選礦目標是通過選別生產系統實現的,第一時間做好選別生產系統考察評估,是做好選別工作的關鍵。如何對選別系統進行有效性評估,就是在條件成熟時,第一時間安排針對性的生產系統流程考察工作,主要是對生產狀況、技術條件、技術指標、設備性能與工作狀況、原料的性質、金屬流失的去向以及有關的參數做局部及全部的流程調查。在做好選別流程數質量考察的同時,重點了解入磨粒度是否穩定和有減小可能,檢查磨機的給礦量是否均勻連續充足穩定,檢查磨機充填率及鋼球配比是否適宜,檢查磨礦濃度、磨礦時間是否符合要求,檢查計算返砂量大小是否在合理區間,檢查中礦的情況是否適合,檢查入選的濃細度是否最佳,檢查藥劑添加有沒有問題,計算浮選時間能否保障,評價設備性能是否良好和運行是否平穩,評估生產系統及生產流程是否完整和需要優化等,以上種種工作的目的,為的能夠及時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。選礦安全生產運營管理,要始終堅持以保證產品質量、提升回收率、提高產能、節能降耗為選別工作的重點和目標。
從事選礦生產管理,如果你能很快的抓住上述若干環節,定會短時間內讓選礦效率和效果快速提升。企業發展以及社會發展,短時間內拼的可能是人才、是設備、是技術、是資源等,但拼到最后的一定是管理。技術一旦突破,會有一個平穩期,而管理是無止境的,要永遠與時俱進,管理更是難以復制的。隨著信息網絡技術的巨大進步,管理將變得相對簡單,管理效率也將大幅度提升,但會越來越重要和不可或缺。
地球上的礦產資源開發力度在不斷加大,因為其不可逆轉和無可替代,將越來越少和更加彌足珍貴,而提高利用效率和提升利用技術就成了專業人員追求和夢想。